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际市场需求持续走弱,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增多,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发展出口转内销,成为广大外贸企业的共同选择。为更好地凝聚各方力量,在政府部门、外贸企业、电商平台、金融机构等之间搭建沟通交流平台,赋能惠州经济高质量发展,5月23日下午,我市举办惠州外贸优品转内销·京东专场对接会,惠州各级商务主管部门,京东集团各事业部相关专家,惠州103家外贸企业和5家金融机构参加对接会。

惠州外贸优品转内销·京东专场对接会现场。
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促进企业更好融入双循环
惠州是广东省外贸大市,2024年,惠州进出口3937.5亿元,首次突破3900亿元,稳居全省第5,同比增长15.5%。今年一季度,惠州外贸进出口943.8亿元,规模创同期历史新高,同比增长8.5%,高于全国和广东省增速。
一直以来,惠州对内外贸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市商务局局长黄松茂介绍,目前,市商务局正牵头制定推动惠州市内外贸一体化实施方案和一揽子措施。积极组织企业用好“粤贸全国”平台,发动企业参加80余场各类经贸交流活动。在“外贸优品中华行”广东站活动中,160余家外贸企业参加展销,达成意向订单超5亿元。经过努力,已有不少企业能够敏捷应对国内外市场的动态变化,部分优质企业实现了从工厂型企业向生产运营型、品牌型企业的华丽转身。
好产品到哪里都有市场,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不是让外贸企业放弃外贸、全面转向内销,而是帮助企业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短期内,通过内需消化一部分产能,有利于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和生产经营韧性;长期看,在跨越资金关、标准关、渠道关后,可以促进企业更好融入双循环,实现“1+1>2”的效果。

惠州外贸企业代表现场提问。
黄松茂表示,接下来,我市将多措并举加力支持各大平台和企业。打造惠州外贸优品展销中心,计划在江北繁华商圈挑选合适场地,通过规范成熟的运营主体和较好的引流平台,打造外贸优品展销中心,助力外贸优品提升品牌形象。
加强平台企业对接合作。推动各类电商平台为企业打造定制化服务方案,根据企业的产品特点和市场需求,开设外贸优品“线上专区”,提供流量倾斜、营销推广等一站式服务,帮助企业快速打开国内市场。
支持开设外贸优品专区。在华贸、港惠新天地等大型商超、重点商圈、步行街,设立外贸优品专区、专柜、专卖店,支持外贸优品企业在惠州开设全球品牌旗舰店、线下体验店及区域首店。
举办优势产业对接会。各县区将结合各自在电子产品、家居家具、女鞋箱包等方面的产业优势,邀请国内各大知名电商平台举办转内销对接会,通过现场展示、对接洽谈等方式,推动企业与平台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帮助产品极速上架、消化库存。
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展会活动、促消费活动。我市将持续积极组织外贸企业参加“粤贸全国”系列展会,用好“外贸优品中华行”等政策,重点组织企业参加省内行业大展、省外重点展会,给予一定比例的展位费减免。同时,常态化办好系列促消费活动,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大补贴品类范围,推动符合条件的汽车、家电、家装等外贸优品企业积极参与。
强化资金支持,在品牌建设、市场拓展、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给予外贸企业资金补助。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提高内贸险的承保及理赔效率;用好用足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对有技术、有市场、有前景的企业增加信用贷款投放,助力企业更好发展。
京东自营创新运营模式可让产销两端更紧密结合
位于惠阳的天达塑胶制品(惠州)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销售塑胶家居用品,宠物用品,办公文具和日化用品等,产品95%销往美国市场。
“美国不断调整关税,对企业运营造成了一定压力。幸运的是,政府及时出台出口转内销相关扶持政策,并协调相应的电商平台与企业对接,助力打开国内市场。”天达塑胶制品(惠州)有限公司销售总监李唯一表示,接下来,公司计划组建专业团队,大力推动外贸转内销,同时,针对一些日用品的国内外环保标准、安全检测标准的差异,加强品牌化建设,积极拓展细分市场的销售渠道。
广东维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为智能硬件品牌提供一站式制造服务,其中60%的订单来自国内,40%来自海外。
“虽然我们的客户主要是国内企业,但他们的销售渠道大多集中在海外,我们主要还是面向欧美市场的大品牌客户。”广东维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销售经理肖金桥说,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特别是美国市场关税政策调整,对公司的出口品牌客户生产运营带来了不小影响。
“国内市场潜力巨大,机遇无限,非常感谢政府搭建这个优质的沟通对接平台。”肖金桥表示,接下来,公司将重点考虑通过京东平台直接销售产品,同时建立自有品牌或与品牌公司合作,在国内建立销售渠道,希望政府能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在品牌建设、市场推广等方面给予更多帮助。